3月13日上午,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今年两会的召开恰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那么,今年的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带来了哪些与消防相关的建议和提案呢?
在走访调研中,全国政协委员李玉春发现老旧高层建筑存在消防设施老化、安全通道不畅通、日常管理跟不上等问题,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一旦发生火灾,呈现出可燃物多、人员聚集、火灾蔓延快等特点,扑救难度较大。
李玉春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老旧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提升行动,提高老旧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水平。在行动中,重点加强老旧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更新,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同时,推广物联网和智能化消防科技手段,安装配备火灾自动报警、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救援登高装备等消防设施,保证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能迅速有效施救。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能专家赵平,一直关注老旧小区的消防安全问题。今年全国两会,赵平就加强无明确责任主体的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提出建议。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出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部署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效防范化解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风险隐患。“但是无业主委员会、无物业管理单位、无法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主体的‘三无’小区,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空白,安全隐患较为突出。”赵平表示。
“属地政府要指导小区尽快成立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公司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对一时无法成立业主委员会的,要将小区消防管理纳入辖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楼栋长,发动基层网格力量开展巡查检查及宣传培训。”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把目光聚焦在保障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上。他说,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
我国文物建筑资源丰富,分布地区广泛,且多以土木结构为主,耐火等级低,火灾防控是加强文物建筑保护的一项长期任务。马萧林建议:“要不断压实文物消防安全责任,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各地文物、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等部门,应将文物建筑纳入消防监管重点范围,全面落实文物建筑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提升火灾防控能力,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文物建筑消防设施建设,强化检查督导,努力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广泛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宣传,培养一批会管理、会操作的消防安全‘明白人’。”
马萧林还认为,应强化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大力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梳理应急处置流程,强化各项应急管理措施的落实,切实提升文物安全应急管理的整体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烟台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雁认为,当前全球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越来越宽,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因此,运用物联网手段加强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工作,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针对各部门的职责边界不够清晰这一问题,王雁认为当务之急是修订《消防法》,进一步明确住建、公安、消防、城市管理等部门对居民住宅的监管职责,并将消防物联网建设纳入其中,做出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规定,为各地开展消防物联网建设提供法律支撑,从源头上加强物联网技术在火灾防控中的应用。
同时,王雁意识到消防数字化技术应用越来越重要。相关部门通过运用物联网手段,从而对风险隐患数据进行科学高效研判、预警和快速响应处置。
“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地方消防条例对公共消防设施的相关规定,多为宏观和原则性要求,还需在具体制度执行层面进一步细化和明晰。”马秀珍委员坦言,现阶段部分城镇消防规划不能与城镇的城市化发展同步规划建设,造成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欠账问题严重。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维修、保养由自然资源、住建、城管、消防和供水公司等多头负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马秀珍委员建议,出台“公共消防设施管理条例”“绿色消防处置方法”等政策法规,以立法形式明确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法律责任。统筹解决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运维资金,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措施、考核奖惩标准和责任追究办法。建立全国统一公共消防信息数据库。推进信息技术在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管理上的应用,搭建远程监控管理平台,打通信息壁垒,实现各方面资源互联互通。将单位和个人因违反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管理相关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实施失信惩戒。
今年的两会,不少代表和委员的提案都聚焦在了民生领域的消防安全和基层消防力量建设上,这也是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